2025年9月,前总理他信被判入狱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。
镜头中,次女配通坦身穿深色套装,表情庄重,正悄声和律师交流;三女萍通塔则挽着丈夫的臂膀,目光一直盯着法院的大门。
不过,画面中缺少了一个关键的身影,那就是46岁的班通达·西那瓦。
班通达是他信的长子,也是佩通坦的亲兄弟,理应在家族遇到难题时,扛起那份“顶梁柱”的责任。
十多年前,他信遇到第一次政治危机时,佩通坦被推倒舆论浪头上,到现在的判决现场,他始终像个“缺席者”一样,没有出现。
他信入狱长子缺席
班通达在他信进狱那天没出现,根本不是临时想逃避啥的,而是他自己眼下不得已的决定。
班通达1979年出生在德克萨斯州,那一瞬间就成了美国公民,这跟他在泰国的两个妹妹可不一样,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在泰国那种既复杂又敏感的政治氛围里,拥有外国国籍几乎成了涉足政治或牵扯家族政治的“硬伤”。
要是开口了,政敌们就会利用这个抓他信家族“不忠于国家”的把柄,普通老百姓也很难接受一家核心成员拥有外籍身份的说法。
要是班通达在他信入狱的现场出现,不光帮不了家族忙,反倒还会让矛盾更激烈,让原本就挺困难的他信家族多添一个“外籍成员操控政治”的把柄。
除了这个原因,这种“隐身”其实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起作用。
十几年之前,泰国发生了军事政变,35岁的班通达曾被从清迈“护卫”送到曼谷。
表面上叫“特别保护”,实际上就像软禁一样,那会儿各种力量都把他当作牵制他信的“人质”。
这他信让家族们明白了,班通达要是太过爱出风头,就容易招招惹到别人攻击。
后来,他牵扯进了那笔来头不明的1000万泰铢资金案,说不定会被判最高十年牢。
到了2018年,面对洗钱指控调查,他交了100万泰铢的保释金才得以出来,这也让家族更加坚信要让他“退位”化解麻烦。
在这个背景下,他在政治敏感时期信入狱,其实也是为了兑现多年前的诺言,班通达的缺席也是如此。
班通达“隐身者”过往
其实,班通达的成长历程从一开始就没走正轨,偏偏与家族的期望背道而驰。
19岁那年,班通达考上泰国最牛的国立法政大学,原本是他踏入精英圈的开端,可没想到只念了一年就果断退学了。
之后,他换到蓝康恒大学,花了三年时间才拿到毕业证。
这段坎坷的求学路,折射出他对传统精英路线的不认可,也让外头的人对他的实力多了些疑问。
24岁的班通达开始试水创业,那时候他父亲他信已经是泰国总理了。他的公司顺利拿下了曼谷地铁的独家广告做广告合同,还赢得了不少其他合作项目。
这些资源搞得太轻松了,立马就引起了“裙带关系”的争议。
更不妙的是,他后来因为违反证券交易法,被罚了500多万泰铢,刚起步的商业路上就添了个法律污点。
2006年的那场军事政变,真的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。
那次政变把他信的政府推翻了,也让班通达成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。
在被软禁的那些日子里,他错失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成长机会,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。
内部人士透露,他那会儿写了个长达37页的日记,里边反反复复提到“窒息感”和“被监视”。
这次事情一出来,班通达明显开始慢慢和家族里的政治、商务中心逐渐疏远了。
43岁那会儿,他选择低调地和泰国一家酒店的高管结了婚,地点就在曼谷办的婚礼。婚后俩人基本上也没怎么在公众面前露面。
跟妹妹们在商界搞得风生水起,低调拓展的他,班通达的事业走的可是“另辟蹊径”。
他把名表都卖了,凑了五十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,然后和一位辍学的农业大学学生搭档,一起搞农业无人机。
前不久,他的无人机在黎逸府试飞的时候掉进水沟,他满身泥巴站在镜头前笑着,还在家族群里发了张照片,配文说“失败是肥料”。
班通达一直低调,不常出现在公众面前,这既是他自己的决定,也没办法的事。
班通达“隐身”原因
实际上,屡次挫败早已把班通达推向舞台中心的热情和能力都磨掉了。
软禁的阴影在他心里埋下了深深的烙印,让他天生抗拒公众的关注,那种被“盯着看”的压抑感,让他更喜欢躲在远离聚光灯的地方过日子。
美式教育的熏陶,让他形成了跟泰国传统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,加上那个优越的成长环境,也让他更少去挑战自己。
泰国那独特的政治氛围,也让他的低调变成了“护身符”。
泰国的政治圈里一直都在上演“保守派和改革派”的角逐。
他信家族靠着推行农民低息贷款、乡村医疗福利这些惠民措施,赢得了基层百姓的喜爱和支持。
可这做法却狠狠触动了军方、王室成员以及城市中产阶级这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根基。
在这种局面下,男士的存在更容易让保守势力产生“权力膨胀的担忧”,而班通达那美国身份,也算得上是“给他们提供了把柄”。
家族的存续之道,最终让他的“隐身”变成了一套制度性的安排。
在经过他信流亡、英拉被罢免、佩通坦被免职等一系列变局之后,“家人平安”变成了他信家族的第一关切。
让佩通坦、萍通塔站在台前撑起家族的政治影响力,而班通达则在幕后掌控海外资产,这样安排可谓最稳妥的做法。
班通达因此成了家族的“离岸防火墙”,他管着的离岸公司每年都在做超过20亿泰铢的跨境交易。
其中有60%的资金流入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用这种办法,家族的核心资产成功躲过了政治风暴的冲击。
为了彻底摆脱政治风险的牵连,班通达在商业布局方面也是烦心事儿不断。
他投资的电竞队伍“曼谷突袭者”在2024年赢得冠军时,奖杯上没看到任何个人的名字或者标志。
他在清迈买下的咖啡连锁店“大象庄园”,所有营业执照都登记在妻子那边,他自己只是以“技术顾问”的身份领那点象征性的工资罢了。
佩通坦因“通话门”被免职,跑到国会为家族未来操劳时,班通达在幕后搞定了家族的医疗帝国股权大调整,把27%的股份转到了离岸信托基金。
正是靠着这种分配,他相信家族在多次政治动荡后,依然能每年实现14.8%的财富增长。
结语
班通达的“隐身”从来不是为了逃避责任的退缩,而是一种冷静的生存智慧。
他借助个人的“消失”,为家族争取了政治上的缓冲空间,守住了财富的根基。这份聪明,不只是对泰国政治环境的敏锐把握,也体现了对家族未来的深刻责任感。
在一个“政党被解散、总理被罢免”变得司空见惯的政局中,班通达的平淡低调,并不是在投降,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坚持到底。